2023“聚英”論壇暨環球英才峰會近日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中外高校院所的多位諾獎得主、院士以及高層次人才和青年英才代表等通過線下線上方式相聚一堂,就國際人才交流與科技創新合作展開研討,以期為國際人才交流合作以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
此次論壇由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主辦,以“聚天下英才,創時代偉業”為主題,吸引了300多名中外代表參加,活動內容包括開幕式、主旨演講、高峰論壇和環球英才聯誼會等環節。來自非洲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化工大學、俄中人文合作發展中心、來華留學人才專委會等多所院校機構的代表,圍繞“一帶一路”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全球青年英才創新發展等主題分享體會和經驗。
外國專家在演講中(主辦方提供)
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專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澤在線上主題演講中表示,人類社會面臨諸多生存發展問題,需要各國科學家加強交流合作、攜手加以解決!爸袊遮叧蔀楦鲊瞬懦删蛪粝氲臒嵬,建設更加美好的人類社會,需要國際化公益型人才科技組織的推動,以便更好統籌全球人才智力資源、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彼f。
“我們要加快構建自主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新模式!敝袊耸驴茖W研究院原院長、原中央人才協調小組特聘專家吳江教授認為,青年科技人才是未來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的生力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是人才引領驅動的重中之重。
論壇揭牌儀式(主辦方提供)
此次論壇上還舉行了非洲科學院中國中心簽約儀式、“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揭牌儀式、“外國專家書屋”揭牌儀式。中國政府友誼獎和“友誼勛章”獲得者、107歲的外籍專家伊莎白·柯魯克教授,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戴偉、馬克·力文等20余位在京國際友人代表也應邀參加論壇期間的環球英才聯誼會。
據悉,作為促進國際人才、技術和高新項目的交流與合作的社團組織,近年來,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先后與200多個國外人才組織、科創機構、學聯組織建立合作關系,疫情期間仍積極探索國際人才技術交流的新模式。2020年與俄羅斯工程院共建中國中心以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2021年以來推動中外院士專家建設了30余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